来源:集思勘测 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浏览:82次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能够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各种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的定义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认知的提升而不断扩展,其分类和特征也因不同的研究角度而有所差异。本文将详细探讨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及其特征,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多样性。文章将从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其在不同学科中的定义,随后分析其分类方式,最后探讨其基本特征及其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01自然资源的定义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能够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各种物质和能量的总和。自然资源的定义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和利用能力的提升而不断扩展。在早期的定义中,自然资源主要指那些可以直接为人类提供物质需求的自然物质,如土地、水、矿产等。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逐渐认识到更多的自然条件也可以成为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自然资源学导论》中指出,自然资源不仅是人类生产劳动的对象,更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通过人类的劳动转化为有用的物质,产生经济价值,成为社会财富。自然资源的定义不仅包括其自然属性,还涵盖其社会属性,即其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
自然资源的双重属性
自然资源具有双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指其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遵循自然规律;社会属性则是指其在人类社会中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例如,森林资源不仅提供木材等经济价值,还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
自然资源的扩展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自然资源的范围不断扩大。许多曾经被认为无用的自然物质,现在已成为重要的资源。例如,稀土元素在过去被视为废石,现在则广泛应用于高科技产业。这种扩展性使得自然资源的定义更加广泛,涵盖了更多的自然条件和物质。
尽管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开发利用是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加深和扩大的,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却始终脱离不开自然资源,人类生活与经济建设均需依赖于自然物质和能量的不断供应,而且这种依赖性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及人民生活享受水平的提高日益加强。 事实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也就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开发利用的发展过程,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一、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劳动的对象 自然界中的天然物质和能量,通常需要通过人类的劳动才能转化成为人类社会必需的食物、原料和能源。 但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决定于劳动者的体力,更重要的还在于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即是由社会生产力决定的。
02自然资源的分类
自然资源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根据其再生能力、赋存条件和用途等不同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耗竭性资源与非耗竭性资源、现时可利用资源与潜在资源等。
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是指那些能够通过自然循环或人类管理而不断更新的资源,如森林、水资源等。这些资源在合理利用的情况下,可以持续为人类提供服务。不可再生资源则是指那些储量有限、一旦耗尽就无法再生的资源,如矿产、化石燃料等。这类资源的有限性使得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耗竭性资源与非耗竭性资源
耗竭性资源是指那些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减少甚至耗尽的资源,如矿产、石油等。这类资源的有限性使得其开发利用需要谨慎规划。非耗竭性资源则是指那些可以无限使用的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这类资源的利用前景广阔,但其开发利用技术仍需进一步发展。
现时可利用资源与潜在资源
随时可利用资源是指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直接开发利用的资源,如耕地、森林等。潜在资源则是指那些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无法直接利用,但未来可能成为重要资源的自然物质,如深海矿产、极地资源等。这类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科技的进一步突破。
自然资源按其现实可利用性,可分为现实资源和潜在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按其用途可分为生产资源、风景资源、科研资源等;按能被人利用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有限资源和无限资源两大类,前者又分为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 这后一种分类方法是常用的分类方法。 所谓可更新资源,是指用了一次之后,可以更新或再生,再被利用,如水、土地、动植物等等。 所谓不可更新资源,是指储量有限,能被耗尽的资源,如煤、石油等矿产资源,它们的形成极其缓慢,需要数千乃至上亿年时间,一旦被用尽,就没有办法再补充。 所谓无限资源,指那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等。 这类自然资源可以反复为人类所利用,而不会减少其数量。
03自然资源的特征
自然资源具有多种特征,包括整体性、区域性、有限性和多元性等。这些特征决定了自然资源在人类社会中的开发利用方式和保护策略。
整体性
自然资源的整体性是指各种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森林资源的破坏不仅会影响木材的供应,还会导致水土流失、气候恶化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因此,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必须考虑其整体性,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区域性
自然资源的区域性是指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例如,矿产资源在全球的分布极不均衡,某些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其他地区则资源匮乏。这种区域性特征使得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
有限性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是指其总量是有限的,尤其是在人类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自然资源的稀缺性日益凸显。例如,淡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和过度开采,已经导致全球许多地区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因此,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多元性
自然资源的多元性是指其具有多种用途和功能。例如,森林资源不仅可以提供木材,还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因此,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必须综合考虑其多元价值,避免单一利用导致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
转载: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