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勘测定界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来源:集思勘测 时间:2020年12月22日 浏览:1756

  土地勘测定界是根据上地征收、征用、划拨、出让、 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県等工作 的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 利用现状、计算用地而积,为国土资源行政上管部门用地审 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 务性工作。土地勘测定界工作是项目用地从立项到审批过程 中的重要环节,是用地审批的重要依据。此外,土地勘测定 界的成果还是变更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发证的依据。

  1:1《十.地勘测定界规程》(TD/T1008-2007)的发布以来, 使得土地勘测定界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然而, 随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的应用,在土地勘测定界过程 中,还是不同程度的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卜 几个方面:

  一、地类判定存在偏差

  在完成土地勘测定界项冃的实地调查工作中,我们常常 会遇到实际地类与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地类不-?致的情况。经 常出现的不一致的情况有以下儿种:

  1.实地地类为未利用地或有部分耕地而土地利用现状 图上为建设用地。

  造成这种不?致的原因通常是此块地己经过报批成为 建设用地,但还未建设或准备建设的单位因为某种原因未建 设而使土地闲置,连队职工看土地没有建设就在地上私自进 行种植以增加收入。对于?这种情况,在勘界过程中应认定其 地类为土地利用现状图上的地类。

  2.线状地物的地类确定。

  线状地物的地类确定常常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一条渠 道,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査成果中地类为117沟渠,而对应 到三大类中,笔者则认为应该区别认定。若渠道为干渠、支 渠或经过防渗改造过的干、支渠,可归入三大类中的建设用 地水利设施用地;若渠道为斗渠、农渠、毛渠,可归入三大 类中的农用地农IH水利用地;若渠道由于节水灌溉改造而废 弃不用,已经失去了渠道的功能,可认定为未利用地。此外, 其他线状地物的地类判定也,在类似问题。

  3.实际地类为耕地。

  土地利用现状图上为园地或实际地类为园地,而土地利 用现状图上为耕地。这种情况多因为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造 成的,一般情况,耕作层未被破坏,可按土地利用现状图上 的地类来认定。

  实际地类为未利用地,而土地利用现状图上为耕地。

  这种情况需经过调查来确定,若是由于作物轮作或摺荒时间 不到5年的,则按耕地来处理,如果摧荒多年或由于土地利

  用现状调查时误调为耕地则需与当地土地管理部门协商,按 他们的意见来做地类认企。

  二、相邻项目之间的衔接存在问题

  在土地勘界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相邻项目往往在衔接时 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诸如项目红线交叉、项目施工时未按 勘界红线施工,超出红线等等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不同勘界单位所勘界的相邻项冃在衔接时出现交叉。

  造成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相邻项冃的勘界单位接受的 都是单个项冃勘界任务,相互之间未进行沟通,各个勘界单 位参与具体项冃的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勘界方法也有所 差异,另外,所釆用的控制成果也不一样,就造成了项冃衔 接时岀现种种问题。解决方案是:农六师国土局已于2010 年对全师各农牧团场重新布设了 D级GPS控制网,在今后 的勘界过程中,釆用统一的控制成果,统一基准,在承担项 目时,要在土地局的协调下,加强沟通,同时对参与项目的 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水 平。

  2.依据规划红线到实地勘界时会出现一些己建项目在 建设过程中超出了己建项目的红线。

  这种情况下,应首先测绘己建项目的平面图,将己建项 目原冇勘界红线与其套合,反映出相邻项目的界线情况,根

  据情况,与相关管理部门沟通,依照沟通结果对项冃红线进 行修正,然后再重新进行勘界。

  3.相邻项目在衔接时发现中间存在间隙。

  相邻项日之间存在间隙时首先要分析产生间隙的原因, 若是由于规划部门在划红线时产生了间隙,则需与规划部门 沟通,看间隙是否应该存在,若确为必要间隙,则在勘界时 留出,若非必要冋隙,勘界时则需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如果间隙是因为己建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未达到自己的用地 界线造成的,则按照勘界红线来确定己建项目的界线,新项 目的红线以己建项目的勘界红线为依据。

  综上所述,文中就土地勘测定界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和解 决方案提出了本人的一些见解,不足之处还请同行多多批评 指正。

  总之,土地勘测定界的成果是日常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 资料和依据。土地勘测定界工作也不单单是一项单纯的技术 工作,它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在完成技术工作的同时做到与土 地管理部门,相关规划部门多沟通,了解所承担项冃勘界范 围内及相邻地块的土地登记情况,权属情况、土地性质、土 地分类等。只有这样,才能把土地勘界工作做得更好。

转载:互联网

© 2018 海南集思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琼ICP备18000958号-1 技术支持:易讯天空